查看原文
其他

永不褪色的初心故事

张思思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2-01-18

中共党史出版社


近日,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副院长吴德刚主编,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众多专家学者撰写的《初心一叶:党史中的人与事》一书正式出版。该书摭拾党史上的82个故事,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信仰,舍生忘死,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不懈奋斗的崇高品质,阐释了近百年前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小小红船,为什么能一路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破浪前行,成为如今这艘行稳致远的历史巨轮。


毛泽东送给青年“两件礼物”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奔赴延安寻求革命真理。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既有共产党员,又有国民党员,还有其他不同政见者;既有红军战士、白区地下党员,也有沦陷区来的失业、失学青年,还有部分国民党要员的子女。毛泽东对这个青年群体的成长成才非常关心。1938年4月,毛泽东参加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时,为延安青年们送去了两件珍贵的礼物。他说:“今天陕公开学,我应当送点礼物。但是,我没有多少东西,只能送你们两件礼物。第一件,是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第二件,是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毛泽东认为,知识青年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就要“到工农群众中去”。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青年:“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学生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


毛泽东教丁玲“如何当好主任”则又是另一段“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佳话了。当时,毛泽东任命丁玲为中央红军警卫团政治处副主任,丁玲担心不能胜任,毛泽东告诉她,当好主任首先要放下架子,深入实际,搞好各方面的关系。后来,丁玲深入连队谈心,放弃吃小灶白面的待遇,在与干部战士同吃小米杂粮中建立起了亲密感情,也深刻体会到了“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若不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在革命战争中就会一事无成”。


毛泽东鼓励青年参加生产劳动,培养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为抵御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解决经济困难,毛泽东向知识青年们发出了“一面学习、一面工作”的号召。一些人初到延安时,对此不是很理解,不愿从事生产劳动,认为投奔延安是来打日本鬼子的,不是来扛镢头的。毛泽东风趣地对他们说,我也不愿意搞生产,但是有一位同志不答应,他就是“肚同志”。一句话,把青年们都说笑了。在打窑洞修建校舍时,有青年抱怨:“光打窑洞,啥时候才学习呢?”毛泽东得知后告诫青年,打窑洞就是学习,而且是很重要的学习,不要小看打窑洞,打窑洞是接近工农的第一步,打窑洞就是打通和工农群众隔开的墙。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亲切关怀下,延安青年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为党为人民创造了光辉业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新时代新起点,青年要承担起历史使命,必须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领航,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将个人理想汇入时代洪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功立业。


调查研究的楷模


1958年7月,朱德和随行人员到兰州五泉山考察,途中看到一座牌坊,牌坊上正书:“高处何如低处好”,后书:“下去还比上来难”。朱德感慨道:“古人把‘下去还比上来难’写在这里,也是寓意很深啊!要是同我们的现实情况联系起来看,的确是‘下去’更难些。所以,毛主席一再倡导各级干部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倡导干部下放锻炼,将军下连当兵,书记种试验田。”朱德一贯十分重视“下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可以说伴随一生,受益一生。


通过对世情国情的深入调查,朱德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早年,朱德在旧军队带兵打仗时,战前“总是坚持从各方面弄清敌人阵地的情况”。他曾说:“每次作战,无论大小,我总事先勘察地形,精密计划每项细节。”这种良好习惯,使他经常能打胜仗,“主要战术一般都很成功”。突出的战绩让朱德很快成为滇军著名的将领。后来,朱德到德国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了解详细情况,“差不多旅行了全部的德国,到处去过了”。通过对德国的深入了解,朱德“认清中国革命问题是与国际问题相连的,而且了解到革命决不是某一块地方的事情”,开阔了视野,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追求和选择。从德国到苏联后,朱德继续保持了这一好习惯。他在莫斯科学习时,常常深入农村和基层,跑了不少地方。用朱德自己的话说:“比在柏林时看世界更要深刻一些了。同时更把中国的事看通了。”在苏联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进一步加深了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并将其确定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曾指挥千军万马的朱德不顾年事已高,经常下去调研,体察民情民意。据统计,从1956年至1966年,朱德在外视察调研就达27次,平均每年外出近90天,这11年间他向中央致函致电24封,写出调查报告13个,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80多年前党内就有巡视制度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十分重视对地方的巡行指导,党的二大党章规定,“中央执行委员会得随时派员到各处召集各种形式的临时会议,此项会议应以中央特派员为主席。”随着党组织不断壮大,为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1925年通过的《组织问题议决案》提出“应当增加中央特派巡行的指导员”。大革命失败后,形势险恶,为加强党的组织工作,1927年11月,中央通过《最近组织问题的重要任务议决案》,首次提出“应当开始建立各级党部的巡视指导制度”。据此精神,1928年10月,中央发出第五号通告《巡视条例》,初步尝试建立巡视制度。经过三年探索,1931年5月通过《中央巡视条例》,要求各地参照建立相应巡视制度。《中央巡视条例》的颁布与实行,标志着党内巡视制度正式建立。


《中央巡视条例》规定:“巡视员是中央对各地党部考查和指导工作的全权代表。”因此,中央巡视员必须具备相应条件,特别要求过去曾在地方党部做过负责工作。巡视员必须做巡视日记,至少两周向中央报告一次。因工作不力,致遭损失的,须向中央负政治责任。


《中央巡视条例》要求消灭官僚式的巡视制度,巡视前需与中央讨论确定巡视的中心任务,摒弃走马看花,只凭审阅文件的工作方式,尽量扩大谈话范围,加强实地调研,充分掌握地方党部的情况和搜集政治经济材料向中央汇报。


《中央巡视条例》对中央巡视员提出六大任务,要求监督地方贯彻中央决议的情况,及时纠正出现的偏差,不仅必须检查各地现有的干部,而且必须执行教育和提拔工农干部的任务,用种种方法来发现新干部,详细汇报各地方党组织的工作,使中央能够随时真正了解各地党的工作。当时革命形势复杂,各地党部常有突发事件,《中央巡视条例》规定巡视中遇有当地发生的新事变,必须迅速予以解决和布置。


巡视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对传达落实中央指示、恢复发展地方党组织、指导解决党内纷争、密切联系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巡视工作也得到群众认可,苏区歌谣唱道:“干部常来我们乡,巡视我乡谈家常,油盐柴米样样问,温暖送到心窝上。”


党旗的诞生历程


中国共产党党旗是党的象征和标志之一。我们今天看到的党旗并非自党成立之日起就存在的,党旗从无到有直至定型经历了较长时间,其过程与党的发展壮大的历史密切相关。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各地党组织模仿俄共(布)旗帜的式样,以镰刀斧头作为标识,具体规格式样不尽相同。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南昌起义时,因为形势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打出国民党的旗帜。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及其他场合多次强调:“国民党的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秋收起义中提出,应该打出一面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并要何长工负责设计。这面旗帜用鲜艳的红布制作,在中央缝着一个黄色五角星,在五星的中心是镰刀和斧头,白色旗套上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字样。从此,我们党和军队有了自己的旗帜。


1927年10月15日,中共南方局、广东省委联席会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第十四号通告:最近工作纲领》,明确指出:“废除青天白日旗,改用红旗,以斧、镰为标志。”基本框定了党旗的轮廓和构成要素。1933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把党旗党徽中的“斧头”图案调整成为“锤子”图案。由于战事频繁,这项决定未能全面贯彻执行。此后,在党旗的有关表述与制作使用中,出现“斧头”和“锤头”混用的现象。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会场上的六面党旗鲜艳夺目。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全国代表大会上悬挂党旗。


新中国成立后,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非常关心党旗的问题。1950年6月,他就党旗问题致信刘少奇,并附三套党旗图案及说明。同年,中共中央组织部拟定党旗制作方案:“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镰刀斧头,旗杆套为白色。”此后由于政治运动接连不断,关于党旗规范式样一直没有正式统一规定。


直至改革开放后,党旗的问题才被重新提上日程。1996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正式定下党旗规范:“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从此,中国共产党党旗有了统一明确的规范。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专门写入“党徽党旗”一章,对党徽党旗图案的性质、制作和使用作出明确规定。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党旗经过75年历程才明确式样,经过81年写入党章。重温这段历史,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党员身份,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党旗的感召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张思思 整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